“不是最辉煌的时刻,才配写入历史,那些最惨痛的记忆,或许也将成为史诗万世的传唱……”
为了增强历史认知,培养爱国情怀;同时提升学院学生媒介素养,丰富校园文化,3月13日下午5点30分,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团联合会组织学生们在一站式社区多功能厅观看《八佰》电影活动。

学院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抗日战争历史,感受普普通通的一群人,他们在极端逆境中爆发出了惊人的意志力,在退无可退中觉醒了可贵的家国情怀,彰显了中国军人在战争中的英勇与牺牲精神。通过电影激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并增强为社会做贡献的责任感。

负责人细心讲解,同学们认真观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电影中,中国军人在装备和战术均处劣势的情况下,依然怀着坚定的信念与日军奋战。他们的英勇无畏打破了日军妄图速战速决的幻想。观影过后,学生们内心受到强烈震撼,深刻认识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影片巧妙地以苏州河为界,两岸形成强烈的反差。一边是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四行仓库,另一边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租界。这种对比深刻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在国家面临生死危机之时,有人舍生忘死、英勇抗敌,也有人麻木冷漠、苟且偷安。这使观众在观影时既为英雄的壮举而感动,又对人性的多面性陷入沉思。

同学们在观影结束后对影片进行交流点评。
社联主席谷金霖观影后,分享了他的想法:作为一部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战争片,《八佰》带给我的震撼远超预期。它不仅是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更是一次直击灵魂的民族记忆回溯。四行仓库的硝烟、苏州河两岸的天堂与地狱、小人物的觉醒与牺牲——这些元素交织成一部悲壮史诗,让人久久难以平静。
同学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八佰》是对民族精神的赞歌。影片通过对‘八百壮士’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军人的不屈意志和爱国情怀。”
此次观影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堂生动且深刻的历史课。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铭记历史,从过往的经验教训中汲取力量,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