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培养

​ 化学学院化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022年01月21日 20:30 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点击:[]

  化学  学院   化学 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立足吉林,面向东北,致力于培养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热爱化学教育事业、先进教学理念与系统教育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教学能力、良好职业道德、过硬教师职业能力、卓越教育追求、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的高素质中学化学教师。

【目标预期】

1.坚持立德树人,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崇高的教育情怀和师德修养、掌握班级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2.系统掌握化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化学学科前沿与化学相关的各交叉学科以及相近专业的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向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和从事化学教学、化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技能;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基本能力。精通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教学改进能力。

4.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有意愿和能力通过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毕业要求

【师德规范】

1.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1.2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持立德树人,践行师德;熟悉本专业领域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能够在本专业领域实践活动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教育情怀】

2.1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明确教育者角色定位,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牢固树立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信任学生的责任意识。

2.2 热爱化学专业,深度把握化学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贡献,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学科素养】

3.1熟练掌握化学的知识体系与思想方法,建立系统的学科思想,加强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具备扎实的化学实验技能,能够应用现代化学方法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有价值的化学问题。

3.2具有在化学一级学科视角下知识的统整能力,知道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过程、基本思维方式与观念。

3.3 注重科际联系,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化学教学与化学研究。

【教学能力】

4.1具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意识,根据化学课程标准,从学生视角出发,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合理使用教学方法的意识和初步能力,并且具备教师教学基本技能。

4.2掌握中学化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策略,理解化学课程标准的内涵和理念,熟悉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善于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有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

4.3熟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和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并完成化学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

【班级指导】

5.1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2初步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基本胜任班主任工作。

5.3 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能参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育人】

6.1具有综合育人的基本素质,有良好的体美劳素养。具有全程育人、立体育人意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和发掘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化学史素材、化学家故事等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6.2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能将育人价值体现到学科教学全过程,具有整合学科教育、文化建设、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等进行综合育人的基本能力。

【学会反思】

7.1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对专业发展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7.2知晓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主动适应教育发展趋势,能够正确分析自我,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发展重点,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7.3具备反思意识,学会反思方法,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中学教育教学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够结合教学需求对教学方法、技能以及内容进行创新。

【沟通合作】

8.1理解学习共同体在群体学习中的作用,掌握建构学习共同体的各要素功能,具有组织和指导学习共同体的能力。

8.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有效践行学习共同体;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能够与中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三、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对应关系矩阵(对应培养目标项打√)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师德规范 指标1-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指标1-2 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坚持立德树人,践行师德;熟悉本专业领域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能够在本专业领域实践活动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教育情怀 指标2-1 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明确教育者角色定位,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牢固树立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信任学生的责任意识。    
指标2-2 热爱化学专业,深度把握化学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贡献,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学科素养 指标3-1 熟练掌握化学的知识体系与思想方法,建立系统的学科思想,加强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具备扎实的化学实验技能,能够应用现代化学方法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有价值的化学问题。    
指标3-2 具有在化学一级学科视角下知识的统整能力,知道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过程、基本思维方式与观念。    
指标3-3 注重科际联系,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化学教学与化学研究。    
教学能力 指标4-1 具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意识,根据化学课程标准,从学生视角出发,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合理使用教学方法的意识和初步能力,并且具备教师教学基本技能。    
指标4-2 掌握中学化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策略,理解化学课程标准的内涵和理念,熟悉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善于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有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    
指标4-3 熟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和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并完成化学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    
班级指导 指标5-1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指标5-2 初步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基本胜任班主任工作。    
指标5-3 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能参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育人 指标6-1 具有综合育人的基本素质,有良好的体美劳素养。具有全程育人、立体育人意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和发掘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化学史素材、化学家故事等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指标6-2 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能将育人价值体现到学科教学全过程,具有整合学科教育、文化建设、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等进行综合育人的基本能力。    
学会反思 指标7-1 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对专业发展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指标7-2 知晓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主动适应教育发展趋势,能够正确分析自我,明确学习目标,理清发展重点,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学会反思 指标7-3 具备反思意识,学会反思方法,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中学教育教学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够结合教学需求对教学方法、技能以及内容进行创新。    
沟通合作 指标8-1 理解学习共同体在群体学习中的作用,掌握建构学习共同体的各要素功能,具有组织和指导学习共同体的能力。    
指标8-2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有效践行学习共同体;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能够与中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