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的浩渺天地
有一群追光者
他们沉浸书海
与知识相拥
用勤奋作舟
驶向理想彼岸
汗水滴落
浇灌希望种子
灵感闪现
燃起创新曙光
此刻
让我们一同探寻他们的荣耀篇章
历史文化学院
博古通今,续写华章

成果荣耀
•一等学业奖学金1次
•二等学业奖学金1次
•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研究生组国家级二等奖
•2023年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研究生组省级二等奖
•2023年第二届“中外传播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研究生组优秀奖
•主要成员:《青少年犯罪预防干预之政府应对策略》,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2023JQY—183),结项
•主要成员:《“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及调节策略研究——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四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SPSK24193),结项
个人事迹——纵有疾风起,少年不言弃
纵使我们千差万别,纵使我们截然不同,但努力应是没有边界的,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么糟糕,总有值得你努力坚持的一件事。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总会有风。
思·克己复礼
担任学院研究生团支部书记的他,时刻以一个中共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吉林师范大学的7年里,他感恩每一位给予他帮助的老师,他感谢历史文化学院为他提供的平台,他时刻以身为一名吉师学子而骄傲。
作 • 尽职尽责
担任学院研究生负责人的他,始终以“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作为工作准则。自担任学生干部以来,他成功地做到了学院老师布置的任务“零失误”,传递同学们的需求“无差错”。始终以百分百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去服务好每位同学。
学 • 天道酬勤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他从来不是一学就会的天才,但他相信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熬过的夜终究变成了光,2024年,他成功地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理论观察、集宁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多篇文章。他的背后并无捷径,唯有“勤奋”二字。
朋辈寄语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持之以恒,方能抵达智慧的彼岸。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明白孤独是常态,但享受孤独,亦是成长。

成果荣耀
•二等学业奖学金2次
•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省级学术论文2篇
个人事迹——博学笃行 自强不息
这句话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寓意着广博的学习与切实的实践相结合,他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为此他订立了三个目标:
目标明晰,驰骋青春
2022年入学以来,他始终秉承着“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训,坚持“学习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树立了积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上他目标明确,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及时补齐短板;他始终坚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博学慎思,问道求索
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课本的知识需要自己不断地挖掘与探索。为此他坚信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从专业课本到课外读物,努力学习知识,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也积极主动帮助同学,与同学一起探索,合作共赢一起突破难关。
勇往直前,迎接未来
在学术之路上历经初期的迷茫与焦虑,他及时与同学、师长沟通与交流,静心学习,思考与总结,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与研究方向。经过两年的磨炼与探索,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与方向并努力的前行着。并以此为动力不断前行,在学习上有了新的突破。在生活上有了新的天地。未来他将会在一片新的领地开拓崭新的道路。
朋辈寄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是一种投资,只有付出努力,将来才能有丰富的回报,用知识点亮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愿这份拼搏精神激励更多人
踏上逐梦之路
在求知路上执着探索
奔赴心中的学术理想
书写属于自己的荣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