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在青春的画卷上
留下浓墨重彩
她们勇敢前行,做自己的光
此时此刻让我们一睹
2023—2024年度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风华吧!
文学院
通古今之文脉,学中西之经藏

成果荣耀
•一等学业奖学金1次
•2024年吉林省诗词讲解大赛三等奖
•2024年“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发表省级论文《从和陶诗看苏轼对陶渊明的接受》
•发表省级论文《格式塔理论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个人事迹——志存高远,砥砺前行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心有壮志,可越山海,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她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诠释着奋斗的意义,将“立志、精研、创新、奉献”融入与科学殿堂的深度对话之中。
学 • 恒而知之
于学习之境,她恰似勤勉的行者,在知识的峻岭中不懈攀登。“学业乃立身之本。”她的成绩斐然,平均绩点位居年级前列。“课堂专注与课外拓展相辅相成。”她深信,课上全神贯注汲取知识,课后广泛阅读、深入钻研相关文献,方能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教学理论晦涩难懂,她便反复研读经典著作,结合实际案例剖析,直至融会贯通。她秉持着“求知是进步的阶梯”的观念,在学业的征程里,始终充满热忱,以严苛标准鞭策自己,稳扎稳打,在专业知识的浩瀚海洋中奋力遨游。
作 • 砥砺深耕
作为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一名学生,她积极投身于教学实践的广阔天地,立志以讲台为舞台,锤炼教学艺术。“教学是知识的传递,是灵魂的触碰。”她主动报名参与各类教学大赛,在备赛过程中,与导师及同窗深入研讨,反复推敲教学设计,精心打磨每一堂课。“从初步构想到完美呈现,是一次教学技艺的飞跃。”为了准备一次重要的教学比赛,她深入学生群体了解需求,多次调整教案,历时数周,终于在国家级教学大赛中脱颖而出。面对教学上的挑战与瓶颈,她从不轻言放弃,广泛观摩优秀教学视频汲取经验,在挑战中不断成长,实现自我超越。
践 • 知行合一
课堂之外的校园时光同样缤纷多彩。她两次参与吉林省“学伴+”志愿者活动,以不同的角色绽放光彩。作为“教师”,搭建起互助互学的平台,热忱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业难题。对她来说,“加入‘学伴+’志愿者,是知识的传递,是责任的担当,是成长的见证。”谈及志愿活动,她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在学业帮扶中,她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制定专属学习计划,细致讲解知识点与解题思路,助力他们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力量。
朋辈寄语
在这青春的浩渺长卷中,我们皆为执笔者。每一笔勾勒,或遇疾风骤雨,或逢迷雾深锁,但请坚信,那磨杵成针的坚毅、积水成渊的累积,恰似隐匿于暗夜的繁星,终会在岁月的苍穹中璀璨生辉。

成果荣耀
•二等学业奖学金1次
•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获得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
•2024年文学院“田家炳杯”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校一等奖
•2024年文学院“诗教中国”诗词诵写讲大赛校一等奖
•2024年第六届“诗教中国”诗词诵写讲大赛省三等奖
•2024年全国大学生汉语大赛省三等奖
•发表省级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发表省级论文《〈周易〉中师卦的诗性智慧和诗体结构》
个人事迹——路虽远 行则必至
学不可以已
学习,始终是高佳乐心中的头等大事。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谦卑而自觉的心,对知识的渴望与热爱如同璀璨星辰,永不熄灭。高佳乐以卓越为尺,脚踏实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从未有丝毫懈怠。“学高为师”,这不仅是他作为师范生矢志不渝的信念,更是他身体力行的准则。“勿轻喜、勿轻弃、勤护持、宜努力”,这句座右铭如同灯塔,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研一期间,他以多门9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稳居专业前列,并在省级期刊上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在他看来,学习是一场心灵的旅行,需要真心热爱和日复一日的坚守。
知行应合一
作为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一员,他深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需与实践相结合,他积极投身于各种教学技能大赛,以磨课为舟,以反思为帆,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扬帆远航。在他看来,师范生不仅要对自己的专业负责,更要对未来的学生负责。他说:“在努力的笨拙中,我拥抱生活;在不懈的追求中,我坚信成功不会轻易降临,但失败也绝不会轻易将我击倒。”
好学近知 力行近仁
高佳乐铭记母校的教诲,不仅在学业上追求卓越,更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他是充满爱心的志愿者,是乐观开朗的乐天派,更是团结团队的领头羊。多次担任小组组长的他,带领团队在课堂上研讨、交流、汇报,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校外实习中,他同样表现出色,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他敬爱师长,团结同学,他始终将学校和同学们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好组长、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朋辈寄语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的青春永远自由热烈且美好。

成果荣耀
•二等学业奖学金1次
•2024年“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省级二等奖
•2024年吉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汉语大赛三等奖
•发表省级论文《苏轼山水诗的接纳力量》
•发表省级论文《群文阅读视域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以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个人事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谷彤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因热爱而勤奋
谷彤对语文教育的无限热爱,推动着她朝着专业语文研究生的目标坚定迈进。时光如同一位无声的雕刻师,在她身上留下了磨砺的痕迹,丰富的阅历让她愈发坚定从容。为了不断提升自己,图书馆成为了她最常驻足的地方。那披星戴月的身影,是她为心中热爱而不懈奋斗的生动写照,她刻苦学习,只为心中那团热爱之火永不熄灭。
因热爱而坚守
在竞赛的舞台上,谷彤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展现出超凡的领导力和顽强的韧劲。每一次参与比赛,她都能以敏锐的洞察力迅速找到自己和团队的核心优势,合理地分配任务,让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正因如此,她赢得了同学们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赞誉。在大家的眼中,她已然是一名成熟优秀的语文教师,散发着智慧与魅力的光芒。
然而,比赛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中,无数个寂静的深夜,自我怀疑也曾如阴霾般笼罩。但她从未被黑暗吞噬,因为她总能从热爱的语文世界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养分。她为自己加油打气,积极面对问题,永不言弃。面对困难挫折,她以偶像苏东坡为榜样,学习他的乐观豁达,笑对人生的风雨;面对成功收获,她又秉持老子的无为法,保持谦虚冷静,不骄不躁。
因热爱而笃行
谷彤深知,对于教育事业而言,仅有热爱是远远不够的,知行合一才是通往成功的关键。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当发现阅读量不够时,她便一头扎进书海,多读多思;专业功底不扎实,她就刻苦钻研,多学多悟;教学技能不强,她就反复练习,多练多进。她坚信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并为此坚持不懈地行动。正如她所说,“只要我站在讲台上,我便无法接受自己平庸”。谷彤用她的热爱与行动,完美地诠释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深刻内涵。她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朋辈寄语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要有理想,寻得热爱,再用全力坚守。

成果荣耀
•二等学业奖学金2次
•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发表省级论文 《基于行动元模型的<边城>悲剧阐释》
•发表省级论文《<世说新语>家族子弟品评与魏晋社会思潮嬗变》
•2022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荣获优秀青年志愿者
个人事迹——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研究生三年时光稍纵即逝,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青年学子应始终怀着初心,勇敢前行。在平凡的生活中,一步步走向梦想的远方。
不忘初心 坚定信念
在思想方面,蒋小霖同学积极上进向党组织靠拢。研究生入学之初就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主动学习党的指导思想,现已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作为当代青年,她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前途紧密连接在一起。奋斗不止步,追梦不停歇。
笃实好学 持之以恒
研究生期间,蒋小霖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作为一名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一方面,她认真学好每一门专业基础课,刻苦钻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她查阅大量文献,了解学术前沿,积极思考研究问题,拓宽思维宽度,学习成绩稳居专业前列,连续两年荣获学业奖学金,并以第一作者在省级期刊上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学习这条路上道阻且长,但她始终相信,行则将至。
躬行实践 笃志力行
课堂之外的生活同样精彩。蒋小霖同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利用寒暑假热情参与家乡建设工作,连续三个假期参加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及“返家乡”社会实践。任共青团新宾满族自治县委员会兼职团干部,参与政务实践、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各项活动。踊跃投身家乡建设、文明创城、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勇于担当,勤勉奉献,获得“优秀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称号。
朋辈寄语
循此苦旅,以达天际。穿越逆境,直抵繁星。

成果荣耀
•一等学业奖学金1次
•二等学业奖学金1次
•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吉林师范大学第二届阅读马拉松大赛三等奖
•发表省级论文《隐喻视角下的考试标语研究》
发表省级论文《歇后语研究综述》
个人事迹——笃行不怠,履践致远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在砥砺耕耘的三年研究生时光里,金佳道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始终以勤奋笃学、不断完善自己为目标,以脚踏实地、热爱奋斗为标杆,望远山、积跬步,不断前行。
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在思想上,她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弘扬社会主义优良风尚,积极参与党支部各项活动,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力求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于律己,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踔厉奋发,充分发挥中共党员的榜样作用,充分弘扬当代青年践行的爱国主义精神。
勤学善思,励志笃行
学习和科研是研究生生涯中最重要的部分,研究生只有坐得住板凳,才能走得更远。她坚信,研究生不仅要保持一颗热衷学习知识、热衷学习本领的初心,还要有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决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她的座右铭,她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稳扎稳打。在她的努力下,她顺利完成各科学习要求,取得优异成绩,获得2023年一等学业奖学金、2024年二等奖学金。
行稳致远,矢志创新
她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在学习这一过程中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和创新。”她大量阅读经典语言学著作,并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相结合;她也参加了国内十几场线上语言学学术会议,力求寻找撰写论文的创新点。从思路形成到搜集资料再到撰写论文再到修改投稿,难免会遇到难题,但她不断摸索、迎难而上,最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两篇省级学术论文2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钻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领悟科研须严谨求实、认真负责、敢于创新,为毕业论文的撰写积累沉淀、汲取经验。
朋辈寄语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的一段珍贵但短暂的旅程,愿你珍惜每一刻,用心感受成长的喜悦与美好;愿你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走过人生的青春岁月;愿你自信前行披荆斩棘,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成果荣耀
•一等学业奖学金1次
•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
•2024年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教中国大赛一等奖
•2024年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田家炳杯”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发表省级论文《〈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关联探析》
•发表省级论文《〈赤壁赋〉的联想发现法教学探究》
•参与撰写《中小学要加强性别意识教育》研究报告,纳入文史委2024年提案借鉴文件
个人事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愿以苏洵之言策人策己,积跬步以赴千里,汇涓流而入江海,日日复日日,时时复时时。
学 • 博闻强识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学习,贵在坚持。一方面,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它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以实用,文以载道。另一方面,师范专业有较强特殊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在学业上,吴妍同学要求自己从两方面进行努力,并驾齐驱。在研一学年,综合成绩绩点3.94分,排名专业第一。同时,她提前对高中语文教材篇目进行备课,为教学实践奠定扎实基础。
习 • 身体力行
“习”就是反复实践,是陶行知先生强调的“做”,即“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作为一名语文专业的师范生,吴妍同学积极参加语文教学相关的比赛,并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一方面,反复锻炼已经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反复更新已有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她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所得相结合,发表了相关论文。同时,课堂之外的实践生活同样重要。生活是多元的,她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心政治实践。在参与相关地区的脱贫攻坚交流会时,吴妍同学感受到了国家的进步,鼓励自己做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参与更多政治实践,向优秀党员学习。在此之余,她还尝试学习古筝、竹笛等传统乐器,发展兴趣爱好,不断提升自己。她常常说:“以后的路还很长,然路虽远,行则将至。”
朋辈寄语
无人问津的日子里,你走的每一步都作数。在目标清晰的前提下,脚踏实地去努力,让“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做到真正地顶天立地。

成果荣耀
•二等学业奖学金1次
•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吉林省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诵读大赛三等奖
•参加大中华地区青年交流中心“当代中国家庭养育及儿童发展的新思考研究”课题项目并获得杰出营员称号
•发表国家级论文《志与诚一〈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政治理想与忠臣之情》
•发表省级论文《文学装饰陶瓷技艺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创新应用》
•发表省级论文《浅谈父母控制下语文教育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
个人事迹——奋楫笃行,臻于至善
“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朱天雪始终坚持从小事做起,夯实基础,在点滴的积累中实现自我的强大,她以真诚、善良、公正等美德来塑造自己的人格,时刻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自己的价值。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位卑未敢忘忧国”,朱天雪坚定爱国之志,长期以来将国家的繁荣富强与个人的成长紧密相连。她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奋进,踔厉奋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工作,并时刻关注国内国际重大事件,保持思想的先进性。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皓首穷经为求真”,理想信念是奋斗的动力,是她人格的坚守。自考入吉林师范大学以来,她就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怀揣着梦想,锐意进取,不断突破自我,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她的人生信条,她坚信今日的繁星是明朝希望的火种,努力终会有收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青春短暂,学习的机会更是难得,遇到困难,她从不轻言放弃。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她说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才能不负韶华,让人生充满意义。她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发表三篇学术论文,不断提高个人创新能力,并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力图全方位提升专业素质。
人生路漫漫,未来仍可期!她会铭记誓言与梦想,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砥砺前行,未来争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朋辈寄语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人生的常态是无常,少去追问前程如何,只求当下问心无愧,请坦然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愿你历尽千帆,赤诚之心不变。
志存高远,矢志不渝
勤勉不息,追求卓越
愿诸位青年紧握时代之脉搏
在知识田野深耕细作
于梦想天空展翅翱翔
再绘未来之璀璨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