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修养

坚持新理念 推进新发展 为全面建成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奋斗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      [作者:admin]      

坚持新理念 推进新发展

为全面建成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吉林师范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年1月24日)

许 才 山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吉林师范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中共吉林师范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是在我校“十三五”良好开局、决胜高水平师范大学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勠力同心,苦干实干,坚持新理念,推进新发展,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奋斗。

一、过去七年的工作回顾

七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完成了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工作任务,续写了学校发展历史的崭新篇章。

——过去的七年,是综合实力不断攀高、办学基础更加坚实的七年。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3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全日制在校生21000多人。获批“满族语言文化”博士学位授予点。长春校区、第十一教学楼、网羽中心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获各类专项资金7.54亿元,年财务总收入增至5.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4亿元,固定资产总值14.5亿元,图书馆藏书237万册。获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工程”项目。

——过去的七年,是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的七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是吉林省唯一连续七届获此殊荣的省属高校。新增国家级本科教学平台15个、省级119个。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院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在省本科教学工作绩效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奖励700万元。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1篇。继续教育稳中求进。创新创业教育扎实开展。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获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奖项12项。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率连年保持90%左右。

——过去的七年,是学科建设扎实推进、科研水平快速跃升的七年。学校建成省级优势特色重点一级学科8个,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2个。主持国家级项目102项、省部级440项,总经费78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7600篇,其中,三大索引和CSSCI收录论文1300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90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0项,授权5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3项。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期刊。

——过去的七年,是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的七年。学校引进中科院院士、奥运冠军等高层次人才170人。高端人才贡献突出,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建成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6个。职称评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平稳有序。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成果突出,3人入围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200强。

——过去的七年,是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拓展、合作交流成效显著的七年。学校与四平市等7个市县(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对口帮扶实效明显。合作建成四平红嘴省级大学科技园。转化科研成果50项,创造经济效益5亿多元。累计培训各级各类师资2万人。培养来自35个国家3700多名留学生。国(境)外合作伙伴增至88个。选派900多名师生赴国(境)外访学进修。与省教育厅合作在美国建立孔子学院,设立孔子课堂。拥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8个。

——过去的七年,是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健全、办学治校能力切实提高的七年。新修订的学校章程颁布实施。制定了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章程。规章制度“立改废释”工作稳步推进。学校荣获“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投入院(部)发展基金700万元,院(部)目标责任管理初见成效。四平、长春两校区发展协调性增强。网络服务保障有力,获评“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图书文献资源更加丰富,荣获“全国优秀馆藏图书馆”称号。电子档案建设目标全部实现。《作文评点报》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美丽校园、节约校园、文化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有效推进。学校被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评选为省“生活满意度”最高院校。

——过去的七年,是教职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的七年。学校教职工收入较快增长,人均年收入增至9.4万元,增幅118%。完成家属区10万平方米暖房子改造,一号高层120户教职工取得房照,建成4栋标准化高层公寓,1994户教职工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新修景观12处,精细化绿地8万平方米,新植树木6万余株。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附中附小中考升学率和单科满分率连续11届摘得四平地区桂冠。师大幼儿园品牌效应初显,入选省级示范园。实施教职工年体检制度。离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过去的七年,是管党治党从严从实、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七年。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思想政治工作务实有效,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努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师德师风建设、三育人工作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取得实效。统战群团组织作用日益增强。2009年以来,学校连续2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模范集体”。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过去七年,学校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及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校师生员工的团结奋斗,得益于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的通力协作,得益于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七年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从严治党,压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将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为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创新。这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抢抓发展新机遇,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发展新优势,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推动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必须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这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必须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强化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聚焦质量、强化特色、发挥优势,促进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以师生为本。这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让发展的含金量真正转变成师生员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必须始终坚持和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吉师精神。这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基因。必须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校训精神,塑造鲜明的文化特质和广泛认同的大学精神,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人才结构不优,领军人才较少,高水平创新团队不足;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教学质量需要持续提高;学科布局不尽合理,特色不够鲜明,学科内涵建设任务艰巨;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内部治理体系的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亟待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不高,管党治党还需从严从实;干部作风建设、能力建设还有待加强。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关键期。处在伟大变革时代,我们理应有更高的使命追求和更大的责任担当,必须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精神,全力以赴推进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

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全力实施“六大战略”,构建“六大体系”,建设“六个吉师”,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勠力同心,苦干实干,坚持新理念,推进新发展,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奋斗!

奋斗目标是:到2021年,着力实现“十大突破”:一是力争建成省部共建高校;二是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三是力争获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四是力争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权;五是力争实现国家教学成果奖“八连冠”;六是学校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领域)跻身全国师范大学一流行列;七是满学学科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地位;八是力争建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九是力争合作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十是力争建成服务区域重大需求智库。

学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教职工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创新吉师、法治吉师、和谐吉师、平安吉师、美丽吉师、幸福吉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面建成高水平师范大学取得决定性进展。

主要任务是,突出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质量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提升专业质量。加强专业标准化建设。做强底蕴深厚、社会认可度高的教师教育类专业品牌,打造社会需要、实践能力突出的非教师教育类专业特色。动态调整专业,推进专业认证与转型。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牢固确立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领省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教研成果辐射应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力争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和实践基地建设。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强化研究生过程考核、质量评价、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提升创业就业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强化就业课程、平台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确保政策落实。注重学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衔接。以就业创业类课程、平台、服务为重点,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满意就业。

(二)坚持特色发展,加快一流学科建设

优化学科布局。按照“保重、扬优、显特、扶新”的思路,突出以点带面、分类建设,突出抓纲带目、整体提升。强化优势学科牵引,整合资源,鼓励交叉,构筑优势特色学科高峰。强化学科特色。力争使满学学科跻身国家一流学科行列,建成世界一流满族语言文化保护、传承和人才培育高地。省级重中之重学科若干方向的研究工作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其他省级优势特色一级重点学科若干方向研究水平达到省内一流。提升学科水平。挖掘学科潜力,丰富学科内涵,构建一流学科建设关键指标体系。“特博项目”高质量通过国家验收。实施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积极增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争获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

(三)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科研综合实力

突出科研创新。形成“学术团队、基地平台、科研项目、重大成果”循环互动的科研创新模式。发挥创新驱动倍增效应。引导各类资源围绕创新活动优先配置。力争实现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零的突破。加强平台建设。深化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内涵建设,建设一批实力雄厚、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设立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取得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争取建成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力争再建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推动成果转化。发挥学校科研、人才优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推进校地合作、产学研合作,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力争与四平市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四)坚持人才引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培育人才。发挥优秀老年教师“传帮带”作用,稳住优秀中年教师,留住优秀青年教师。尊重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发展平台。强化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引进人才。突出“高精尖缺”的引进人才导向,围绕学科发展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以积极的引进政策、更大的决心魄力把优秀人才和团队引进来、育起来、用起来。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体制,实行动态管理。科学定编设岗,完善专业技术评聘、转换和分岗定级考核工作制度,实现合理转换、能上能下、优进劣出。探索并完善适合学校特点的多劳多得分配方式和办法。

(五)坚持依法治校,提升治理能力水平

注重顶层设计。落实学校章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科学谋划为统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构建与高水平师范大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办学活力。以内部管理机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推动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科研机制、后勤管理等改革取得实效。组建“满学院”“教师教育研究院”。完善治理体系。优化机构设置,提升管理效益。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院(部)办学主体地位。探索实行院(部)全成本核算机制和按绩效分配资源制度。

(六)坚持开放办学,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拓展国际交流。巩固已有校际合作关系,开拓对外合作新领域。加大海外引智力度,有计划地“走出去、引进来”。注重教师海外学习研修,加强师资国际化建设。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会议,营造浓厚国际化氛围。加强国内合作。与省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提高学校对外影响力。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合作办学,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搭建优质实践实习实训平台。深化合作内涵。构建高端合作平台,承担国际合作科研课题。打造特色项目,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提高学生国际交流能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质增效。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开设国际化课程。

(七)坚持改善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强服务保障。依法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率。推进后勤社会化进程,完善公共服务支撑保障体系。优质完成“实习实训与创新创业中心”基建工程项目。增进师生福祉。坚持公平正义,实现普遍受益。大力提高教职工生活水平和质量。关心师生身心健康。关注青年教职工发展。保障离退休人员生活质量。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和权益保障体系。加强附中附小、幼儿园建设。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营建幸福校园。推进“幸福校园建设计划”。打造师大社区舒适宜居环境。建设人文化、园林化、现代化校园,打造美丽、节约、智能、文化、平安校园环境。

(八)坚持文化铸魂,培育弘扬大学精神

打造吉师文化。打造一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特色文化为重点的学校文化工程项目。叫响“吉师六律”“必读书目”“吉师行知讲堂”“四进四讲”“满学论坛”等特色品牌,培育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完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发挥学团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吉师文化内化为精神气质,外化为行动自觉。发挥学校的文化服务、文化辐射和文化引领作用。弘扬吉师精神。践行“好学近知、力行近仁”校训精神,锻造“为人朴实、做事踏实、治学坚实”吉师品格,培育“崇尚学术、自由民主、求真务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放兼容”的吉师精神。讲好“吉师故事”,传播好“吉师声音”。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凝练传承学校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激发师生校友爱校荣校情怀,增强吉师人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九)坚持协同联动,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加强服务社会。面向国家和吉林省重大需求,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服务、决策咨询、技能培训等。建立校地共建合作机制,在主动作为、合作共赢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国培”“省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与省社科院等单位共建吉林发展战略研究院。力争建成服务区域重大需求智库。发挥长春校区作用。拓展功能定位,打造吸引高端人才基地、培养高层次人才基地、全省高校师资培训基地、对外交流合作基地。发挥校区在人才培养、聚贤纳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方面作用。完善管理模式,理顺体制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加快建成“云端一体化”智慧校园。数字图书、特色馆藏、档案数字化等建设全面推进。实现校园基础设施优良、文化底蕴厚重、学习氛围浓厚。

(十)坚持安全发展,坚决筑牢安全防线

强化安全意识。没有安全,一切等于零。必须警钟长鸣,时刻绷紧安全神经。麻痹思想、粗疏大意、侥幸心理要不得,“大安全”工作格局忘不得,安全红线碰不得。让师生有安全感,让学校有安定感,事业才能稳定发展。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隐患排查、人防物防技防并重、应急处置和教育演练体系。把全面排查与重点整治结合起来,专项行动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制度建设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强化源头治理,严格网格监管。落实安全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把安全工作的责任和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区域、每个岗位、每个人,明确具体安全人的责任权利,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责任追究“零容忍”、隐患治理“零遗漏”、安全管理“零缺陷”,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三、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加快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必须坚持学校党委对全校工作的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把学校建成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

(一)强化党的领导,夯实管党治党责任

建立责任体系。牢固树立首责主业意识,做到知责、负责、尽责。明晰责任清单、权力清单、问题清单和负面清单,做到统一领导、直接主抓、全面落实。履行“一岗双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抓住关键重点。突出抓好领导干部中的“关键少数”,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成为自觉遵循和行为习惯。发挥好“一把手”示范引领作用,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肃追责问责。加大检查考核力度,严肃追究责任,以严格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以强化问责压实主体责任。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二)强化思想建设,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抓好理论学习。抓好理论武装,深入实施“青马”工程。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提高学习质量。引导党员干部读书养性、学习提能,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拧紧思想建党的“总开关”。抓实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省级以上社科基地平台建设。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抓好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吉师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抓牢意识形态阵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探索融媒体环境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建设为我所用的强大“网军”,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唱响正气歌。有效应对网上突发敏感事件,主导舆论进程。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干事创业能力

坚持严字当头。落实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和廉洁关,严格教育管理监督,把公道正派贯穿干部选用全过程,把严的态度、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贯穿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管理全过程,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强化实干导向。用当其时、用其所长。搭建成长平台,让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发挥考核评价导向作用,强化激励、奖惩、问责等制度机制,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干部更新观念、破解难题、强化能力、补齐短板。把严管和厚爱结合起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保护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

(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功”工作导向,坚持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相统一、分类指导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推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基层组织班子配备。扎实推进院(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院(部)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共谋发展的工作运行机制。出台基层组织工作细则。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选任培训和激励保障机制。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工作覆盖面和工作活力。提升工作水平。创新党建活动内容和载体。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党味浓、效果好、时效长的党建工作品牌。加强党建理论和实践研究。提高联系服务师生水平。完善党建测评考核体系。规范发展党员程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五)强化制度建设,提供依规治党保证

完善制度体系。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制度治党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我校规章制度“立改废释”工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将党建工作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重点督查内容,保证责任落实和制度执行到位,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认真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利器,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让党内制度约束严起来、政治生活质量高起来、党员身份意识浓起来,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和团结统一。加强党内监督。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握紧多方监督拳头,探索民主管理新形式,推进党务、校务信息公开,发挥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外部监督的重要作用。加强民主建设。始终坚持统一战线重要法宝地位。推进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发挥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广大校友在推动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

(六)强化作风建设,永葆过硬政治本色

健全长效机制。要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抓,坚持越往后执纪越细越严,由解决面上问题向解决深层次问题延伸。注重将专项整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问题整改与制度建设相结合,随机检查与经常性监督相结合,实现集中、专项治理向常态化、根本性转变。突出重点问题。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弛而不息纠正“四风”问题。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作为执纪审查重点,严肃查处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借婚丧嫁娶事宜敛财、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电子红包、商业预付卡、公款吃喝、侵害师生利益等顶风违纪问题。着力固本培元。打好力度功底,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盯住新变化新问题,及时跟进对策措施,坚决防止反复、反弹。打好制度功底,坚持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群众利益反映和关注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打好思想功底,坚持弘扬新风正气,讲好吉师正风好故事。

(七)强化廉政建设,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全面监督检查。坚决维护党章权威,认真履行党内专责监督职责,对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确保公正、阳光、规范。依规从严执纪。巩固和深化“三转”成果,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把纪律和规矩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正确把握和运用“四种形态”,坚持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规违纪案件,有效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涵养廉洁文化。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健全分类施教机制,分层次做好廉洁教育工作,确保党员干部、教职工廉洁健康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党风廉洁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助推形成遵规守纪、勤政廉洁的校园生态。

为实现既定目标,全校各级党员干部务必严格遵循以下六项基本要求:一要忠诚老实,把坚守信仰的品格立起来。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坚定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与党中央要求“对表”。加强党性锤炼,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做到在党言党为党、忧党爱党、兴党护党。二要勇于担当,把敢于负责的精神立起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不断振奋精气神,激发创业活力,焕发干事激情。让那些有锐气、善作为、敢担当的干部得到重用,让那些日常工作顾虑重重、关键时刻畏首畏尾的干部受到警醒。三要狠抓落实,把求真务实的作风立起来。任何伟大事业都始于理想、成于实干。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把敢于担当的勇气、朝气、底气体现和贯穿于抓落实之上,细化“任务分解表”,制定“落实路线图”,一以贯之,一抓到底。锲而不舍抓推进,持之以恒抓落实。真心实意为教职工谋福祉。让“苦干实干”始终成为吉师人最响亮的座右铭。四要精诚团结,把和谐共事的境界立起来。团结就是力量。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真正让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身心健康。五要心存敬畏,把清正廉洁的形象立起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善于慎独慎初慎微,勤于自省自警自律,敬畏历史,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规则。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才能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六要增强本领,把终身学习的习惯立起来。有了硬本领才能真担当。静下心来多读书,潜下心来多学习。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用各种科学知识把自己更好地武装起来,真正成为行家里手,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吉林师范大学走过了近60年的光辉历程。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辱使命,勇于担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优异成绩向建校60周年献礼!向党的十九大献礼!为开创吉林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

附录

重要名词解释

六大战略:即人才引领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特色发展战略、质量提升战略、协同合作战略、开放融合战略。

六大体系:即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学术创新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综合治理体系、文化铸魂体系。

六个吉师:即创新吉师、法治吉师、和谐吉师、平安吉师、美丽吉师、幸福吉师。

上一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下一条:12个关键词解读六中全会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