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 管理机构 | 建言献策 | 院长信箱
高中版

学生习作

吃透材料要义,书写切题文章——“天才”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与佳作展示

发布者:  时间:2022-09-12 08:10:23  浏览: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8月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年仅14岁的全红婵跳出3个满分动作,以466.20的高分夺冠,这一成绩也成为女子10米跳台比赛的历史最高分。网友纷纷称全红婵为“天才”,但在“天才”这一标签的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坚持和苦练。全红婵的教练表示:“同批人当中,全红婵是最能吃苦且训练最积极勤奋的,她确实有天赋,但她的成功更离不开她平时刻苦的训练与坚持。”

历史上许多名人对天才也有自己的评价,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布克莱说:“修凿可以使道路平直,但只有崎岖的未经修凿的道路,才是天才的道路。”

上述材料能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新材料作文写作是一种与现实生活和社会人生贴合比较紧密的精神劳动,是较好地体现写作应有之义的写作样式。在新材料作文成为考试作文主要样式的背景下,写作不再是纯粹的文字表达,更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写作素材的应时性,写作任务的明确性,写作要求的具化性决定了当下写作的新时代特点。既然脱离了为了写作而写作的窠臼,那么新材料作文的“三性”该如何在文章中体现,就需要考生精心运思与布局了。

从新材料作文素材的结构体例看,共有三个部分——话题材料、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在写作流程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仔细分析文题不难看出,写作要求部分从构思立意、文体要求、写作原则和文章篇幅等几个方面提出共性的要求,即一篇中规中矩、符合规范的文章最起码要满足的条件。

真正体现命题意图,并表现该篇文章特点的是对话题材料的精准理解和对写作任务的整体落实。其中,写作任务针对材料明确提出要完成的任务。如果把写作任务看作是一个大概念的话,其表述的内容越宽泛,就意味着外延越大,提供写作的范围就越广,考生就有较为充分的发挥空间,但是,这样也极容易走向宽泛;反之,如果表述的内容越详细,就说明它的内涵越多,其外延就越小,而内涵的增多,问题的指向性就会更加具体、明确,针对性就会更强,这样写作起来操作性就会更强。而本次文题由话题材料衍生出的写作任务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具体分析可知,“上述材料”,明确了写作的内容,划定了写作的范围;“能给你怎样的启示”,即考生根据材料叙述的事件,探讨话题所蕴含的道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共鸣;“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就是材料阐述的道理对考生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至于考生要如何思考:这些都是从“你”——考生的角度出发,以考生的视角表达的。

很显然,写作任务的提出和写作要求的划定都是以话题材料为中心的。就是说,准确理解话题材料的内容,再以材料的核心观点为表情达意的依据,是保证文章不偏题、不跑题的关键,也是落实命题意图的根本保证。

从话题材料的构成看,它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列举新闻事件,叙述全红婵创造跳水奇迹的事情,并揭示全红婵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第二部分则引用名言警句,用中外名人对“天才”的评价来揭示出“世间不乏天才,但真正成大器者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后天的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的道理。在世人的眼中,14岁的孩子在跳水比赛中有如此惊艳的表现,着实令人震惊。对于全红婵有这样近乎完美的表现,很多人认为她具有跳水的天赋,是跳水的天才。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仅仅有天赋,并不意味着她就可以卓尔不群,也不意味着她在业界就可以出类拔萃。如果她后天不努力,不勤奋,不坚持,很可能会昙花一现,像仲永的悲剧就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全红婵在跳水这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但是没有“最能吃苦且训练最积极勤奋”的付出,她也不可能达到如今的高度。而鲁迅先生和布克莱的经典论述也揭示了“天才”之所以超异的真意。

通过对话题材料的分析可知,表现超异的天才,他们之所以“术业有专攻”,在本业方面表现出过人之处,源自“业精于勤”的不懈坚持与努力拼搏,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资。这样,考生在写作立意时就不应该只关注“天才”语义的本身,以及“天才”在公共时空中所表现出的光鲜亮丽,而应该挖掘其成为“天才”背后的付出与品质。因此,考生可以立意的角度有:为别人所不为,行他人所不屑行;勤奋之水涵润天才之梦;持之以恒,方成“天才”等。

佳作展示

为他人之不愿为

成他人之不能成

霍邱县第一中学

人们口口称颂的“天才”,不过是因为他们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为别人所不为,所以才能在别人看得见的时候成就别人无法成就的辉煌。

一个人想要成功,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一定要具有坚持、勤奋和创新这三个基本的精神品质。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由所长。”坚持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词,其所蕴含的不单是表层之义。李太白接受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教诲,他从中感悟到的绝对不仅仅停留在故事的本身,否则他也不可能下定决心苦读钻研。坚持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更是对心中信念的坚守——不忘初心,知行合一。铺展历史的画卷,苏轼坚守的是对大宋的忠贞;岳飞坚守的是对偏安一隅的南宋“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决绝;于谦坚守的是他为人的洁白纯净。相反,李斯因不能守住他为人师长、臣子的本心,所以即使有一身才气,但终究还是逃脱不了人性弱点的束缚。坚持行动,坚守初心,始终如一,便是坚持的真意。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勤奋是懒惰的天敌,是怠惰无法战胜的对手。祖逖闻鸡起舞,正是不管春夏秋冬的精于本业,终使他成为武艺高强的爱国名将;全红婵的年少夺冠、惊艳世界,离不开她在幕后不为人知的勤奋训练、日复一日的艰辛付出。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溯,有多少人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付出成就了自己的辉煌。“勤能补拙”不只是一句口号,它还告诉每一个普通的人:先天的潜质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勤奋努力更加关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创新便是这句话的另一种诠释。拥有一个创新的大脑,即使我们陷入山重水复、走投无路的境地又何妨?创新就像是除了标准答案以外的另一种解法,它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并以“非常道”的方式“杀出重围”,这便是创新的可贵之处。现如今,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国家急需一批批创新型人才,因为有了他们,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在世界的舞台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不论是坚持、勤奋,还是创新,都是成为“天才”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也是“天才”“成他人之所不能成”所依凭的可贵品质。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从天而降的,天才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百分之一的先天潜质的结合。每个人都有通往成功的钥匙,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至于能不能变成现实,关键取决于我们的为与不为。

【评点】

本文紧扣话题材料,选取独特的角度,从“坚持”“勤奋”和“创新”三个角度详细地论述了天才的应有之义。在对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时,分别以名言警句领起,这样行文可使文章条分缕析。在具体论述问题时,本文既有正面分析,也有反面说理;既有道理论证,也有事例论证,灵活使用多种论证方式,把道理论述得全面深刻,令人信服。另外,总分总的逻辑结构,也让本文的谋篇布局呈现出圆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