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介绍:
核磁共振是重要的物理现象,核磁共振实验技术在物理、化学、生物、临床诊断、计量科学和石油分析勘探等许多领域得到重要应用。1945年发现核磁共振现象的美国科学家Purcell和Bloch195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改进核磁共振技术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瑞士科学家Ernst 199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核磁共振实验是理科高等学校近代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必做实验之一。如今,许多理科院校的非物理类专业和许多工科、医学院校的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也安排了核磁共振实验或演示实验。
本实验通过边限振荡器,将样品放在探测线圈中,样品和探测线圈都放在磁场中。当边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接近样品的共振频率时,射频磁场能量被样品所吸收,边限振荡器停止振荡,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会突然降低,因此我们可以探测到核磁共振信号并且得到样品的g 因子。
利用本装置和用户自备的通用示波器可以扫场的方式观察核磁共振现象并测量共振频率,该实验仪适合于高等学校近代物理实验基础实验教学使用。
实验内容:
1.观察液体样品中的氢核和固体样品用的氟核的核磁共振现象。
2.计算氢核和氟核g因子。
实验图片

实验效果图

